民間有句俗諺說:「冬令進補,春天打虎。」,意思就是,古代的人民在經過一年的辛苦勞作後,利用冬季休養生息、飲食進補,即可在來年的春季恢復體力、提升免疫力,繼續投入到新一年的勞作之中;所以到了冬天,各式藥膳等補品,便時常成為桌上佳餚。

進補時節:

冬令進補有三種說法: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;二是在冬至前後;三是三九天。專家認為,冬令進補時間的選擇因人而異。患有慢性疾病又屬於陽虛體質的人需長時間進補,可從立冬開始直至立春;體質一般而不需要大補的人,可在三九天集中進補。正如民間早就有"夏補三伏、冬補三九"的說法。冬至是數九的開始,因此民間認為,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。

進補原則:

養生寶典《黃帝內經》(簡稱《內經》)指出,冬天萬物「閉藏」正是養「藏」之月。天寒胃口變好,這時人體活動與消耗也減少了,攝取的營養會儲存在身體內,視為「閉藏」;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冬天在五行上屬水,在人體上對應的內臟是腎臟,在中醫學中不僅僅指腎臟這個器官,而是一個整體的概念,是指人體藏精的功能,主宰人體的生命力,養腎可以長壽。一年四季都能養腎,冬天腎氣最強,利用此時來養護生命元氣最得時,而且事半功倍。

進補要點:

1。多食黑色食材

從陰陽五行來說,冬天養腎最得其時。黑色食物對應腎臟,比如:黑豆、黑芝麻、紫黑米、香菇、黑木耳、烏骨雞、黑海參……等等。這些食物不僅營養豐富、而且不燥不膩,冬天食用,取得入腎補腎好時機。

2。溫和平補

冬天養生在於「藏」,養精蓄銳固生命之本,也為來年儲備能量。但是「補冬」可不要補過頭,補過頭也傷身,冬天採用溫和平補是養腎好方法,適合一般人。

-四神湯調理包

從霜降以後,「四神湯」就被推薦為平補的藥膳,一年四季皆適合食用,可以健脾補胃,增強保衛身心的能量。

-臘八粥

《燕京歲時記》中記載:「臘八粥者,用黃米(*黍)、白米、江米(*糯米)、小米、菱角米、栗子、紅江豆(*大紅豆)、去皮棗泥等,合水煮熟」,另外,用「染紅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榛穰、松子及白糖、紅糖、瑣瑣葡萄(*一種無核葡萄,可用葡萄乾代替),以作點染。」作早餐食用,暖和一整天。臘八粥所用的食材均為甘溫平補的食品,都有調脾胃、補中益氣、補氣養血、驅寒強身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暖呼呼的臘八粥,補身更暖心,適合冬天平補。

3。進補方子

中醫講八綱辯證、寒熱虛實,冬天雖然是進補好時機,一樣要講究個人身體的陰陽平衡,進補前先請教中醫問診了解自己的體質。常見的補方,例如「四物」、「八珍」、「十全大補」、「當歸羊肉」。

-當歸羊肉湯: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羊肉暖中補虛,補中益氣,開胃健身,益腎氣…」,其中加入黃耆等常見的中藥材,還有當歸則溫熱身體又補血、補形,還可以補養心血管。

4。避開生冷食物飲料

在冬季不要吃多生冷食物,因為吃多了生冷食物,會過度消耗我們體內的氣血能量;涼水和冰飲料進入體內也會奪走人體能量。

-黑糖薑母茶

嚴選天然薑母精取而成,搭配滋養黑糖,為冬季養身的最佳飲品